八年浴血抗战的血色记忆尚未褪色,历史的真相却在八十周年这个特殊节点遭遇前所未有的围攻。当上海市民通过四格漫画收藏卡,触摸《义勇军进行曲》音符,当香港会展中心里观众凝视着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的浴血画作,某些势力却忙着用鲜花覆盖侵略者的墓碑,用虚拟现实技术篡改战争记忆,用外交辞令搅浑历史是非。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正在我们眼皮底下激烈上演。
台独当局在屏东猫鼻头海岸举行献花仪式,面对巴士海峡的碧波,竟将十多万葬身鱼腹的日军称作“不幸罹难者”,呼吁“共同追思历史”。而这片海域的真实记忆,是1944年10月“云鹰号事件”中,日军优先抢救本国士兵、导致1300名台籍军属溺亡。更讽刺的是,距会场仅20公里处,是1945年日军强迫台湾渔船实施自杀式沉船的位置。
这场精心包装的“慰灵祭”引发大陆和台湾民众的强烈愤慨:台当局将战犯与受害者身份混为一谈,日本用“和平”粉饰未清算的战争责任,而赞助活动的台北工商会核心成员,恰是日据时期掠夺樟脑、砂糖的殖民财阀后裔。我们看到的不是超度亡灵的慈悲,而是对殖民伤疤的反复撕裂,是数典忘祖者向历史发动的卑劣偷袭。
广岛和平纪念馆内,VR眼镜正将外国游客带入1945年8月6日的灾难现场。体验者漫步在虚拟的本康河畔,目睹原子弹落下瞬间“鸟儿鸣叫被巨响震碎,建筑在冲击波中化为齑粉。”
这种沉浸式技术单方面渲染核爆惨状,却绝口不提广岛当时是日军第二军总司令部所在地,更抹去了被强征的2万名韩国劳工和吕宋岛运来的台籍战俘。
更令人警觉的是历史认知战的体系化运作。当游戏平台上线《VR广岛长崎原子弹1945》游戏,让玩家“体验蘑菇云升起时绝望”,日本政客同步推进着“战殁者追悼地域限制”突破战略——厚生省去年密报显示,要在五年内完成二战记忆重塑工程。
这种技术洗脑与政治操弄的合谋,正将沾满亚洲人民鲜血的侵略者塑造成战争受害者,把反法西斯正义审判扭曲为“一亿总忏悔”的悲情叙事。
华盛顿的二战叙事愈发精神分裂。美国驻华大使馆一边将日本称为“肩并肩的亲密盟友”,一边又高调纪念援华抗日的飞虎队。这种矛盾在印度议会抗议美国使用原子弹的闹剧中达到荒诞顶峰——当年被日军残酷镇压的英属印度军队后人,竟向殖民者的同盟者献上默哀。
这种历史认知的混乱绝非偶然。当美军档案馆里保存着“中国牵制日本陆军主力七十万以上”的战场报告,五角大楼却纵容日本将自卫队舰艇派往巴士海峡打捞“战殁将士遗骨”。这种实用主义史观如同危险的化学试剂,正在溶解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定论,为军国主义招魂者悄然打开潘多拉魔盒。
面对对方体系化的历史篡改工程,我们需要更锐利的文化之矛,是时候开发南京大屠杀VR全景档案,让世界“走进”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庇护所,亲耳聆听幸存者的控诉。
文化正本需与军事清源双轨并进。9月3日天安门广场的阅兵不仅是“新一代传统武器展示”,更将亮出“无人智能、水下作战、网电攻防、高超声速等新型作战力量”。当受阅部队擎起八路军第115师“平型关大战突击连”的功勋旗帜,这种血脉传承的威慑力,能有力震慑那些在巴士海峡撒花的招魂者。